158618968310519-83999236
隨著倒計時,人們看到馬拉卡納體育場的舞臺上,演員抖動金色紙張逐漸形成“波浪”,北京時間今日約7時,巴西里約奧運開幕式終于來了。
70年前,斯蒂芬·茨威格在《巴西:未來之國》中預言,這個國度“注定會在世界的未來發展中成為最重要的角色之一”。當地時間8月5日20時,第31屆夏季奧運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馬拉卡那體育場開幕。
就像巴西成為世界強國的道路一樣,有120年歷史的現代奧運會首次踏上南美大陸的歷程充滿坎坷。在7年前的巴塞羅那高舉雙手發表獲勝演說的時刻,時任總統盧拉并未想到幾年后的巴西會陷入政治經濟的螺旋危機;盧拉本人因涉嫌腐敗被捕、而其“欽定”繼承人羅塞夫被巴西國會彈劾;其付出了巨大心血推動的奧運盛會將由反對黨領袖、目前的巴西代總統特梅爾主持。
但在奧運開幕前一天,8月4日晚間的最后一個公共可以參與的圣火慶祝點,里約市中心的PracaMaua廣場上,仍然是人頭涌動,上千人前往觀看圣火的最后一幕,大屏幕上連續播放的仍然是盧拉申奧成功后的身影?!耙粋€新世界?!边@是本屆里約奧運會的標語?!拔覀冃枰獖W運開幕式來一掃巴西的衰退?!崩锛s奧運會知名導演梅雷萊斯操刀開幕式,他執導的《上帝之城》曾橫掃本土票房冠軍和四項奧斯卡提名。
這是一片廣袤富饒的發展熱土,這里孕育了風靡全球的“巴薩諾瓦”音樂,也有享譽世界的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。貝利、羅納爾多們的藝術足球,超級名模吉賽爾·邦辰的美麗優雅,桑巴狂歡的魅力激情,巴西戰舞的剛柔并濟……在“神奇之城”里約集中展現,為本屆奧運會烙上鮮明的巴西印記。
當熱情的觀眾坐滿全場,當全球的運動員齊聚一堂,當燈光與煙火將天空映襯得分外迷人,友愛與歡聚,總讓人身心俱醉,而隨著圣火在馬拉卡納體育場燃起,里約奧運如期而至。北京時間昨日7時,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正式拉開帷幕,作為南美洲大陸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,里約的開幕式用桑巴熱舞、生命猜想以及紙鼓奏樂等方式表現了東道主巴西討巧、節儉卻又不失熱情的風格。而在兩個小時的運動員入場式后,巴西田徑名將利馬點燃了奧運圣火。
盡管此前外媒紛紛爆料,由于財政問題,里約奧運會開幕式預算僅為倫敦奧運會的1/12,但沒有宏大場面的開幕式文藝表演卻率先在世界面前博得了“討巧”的彩頭。開幕式導演費爾南多·梅里爾斯,他的作品《上帝之城》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,是巴西電影的代表作之一,影片雖然講述的是貧民窟的灰暗故事,但鏡頭卻陽光詩意,在他的執導下,此次開幕式給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巴西。里約熱內盧選擇了一個“意料之外”的合作伙伴創造了這場巴西盛宴,全球觀看人數多達30億。
在整個文藝表演過程中,東道主用自己的視角和方式演繹屬于本國的“獨家記憶”。關懷全球氣候變暖的朗誦則體現了里約獨具匠心的人文關懷。除了蘊涵深意的表演,兩位重量級表演嘉賓的人氣絲毫不輸給體育巨星。在開場演奏巴西國歌環節,巴西國寶級歌手達維奧拉用吉他演奏巴西國歌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是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首次出現吉他彈奏國歌的景象。
而在入場式結束后,奧運五環在道具“保溫箱”中生根發芽,并生長出枝葉繁茂的綠色五環,再次提醒人們保護環境,注意全球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,這也是首次出現綠色五環的創意。滿滿的綠色也正契合開幕式倡導環保的主題,而馬拉卡納體育場上空再次升騰起紅色的焰火,同樣拼出了奧林匹克五環標志。
曲終人散,一個男孩孤獨地站在舞臺上。他想在無數毫無色彩的建筑物形成的枯燥風景中找尋出路。大屏幕上的圖像呈現的是過去14個月里破紀錄的高溫連續出現,極地冰川在過去40年融化……這些無不在提醒人們,溫室氣體排放如同給地球加了一條毯子,干旱、洪水和熱浪隨之而來。
一粒嬌嫩的種子沖破土壤發芽的情景吸引了小男孩。巴西舞臺劇演員費爾南達·蒙特內格魯和英國演員、奧斯卡“影后”朱迪·丹奇,朗誦著巴西詩人卡洛斯·德魯蒙德·德安德拉德的詩篇?!耙欢浠?,盡管還有些黯淡,在躲避警察,穿透瀝青。請你們安靜下來,停下手里的生意,我確信一朵花正當街綻放?!?/p>
人類并非失去了一切,大自然告訴人們,樹木是最好的固碳方式。參賽運動員在開幕式都收到了巴西樹木的種子和土壤,兩年之后,這些種子會在里約城北的德奧多魯“激進”公園形成運動員森林,這將是奧運留給里約的又一份遺產。
“我們站在這里準備創造歷史,一個由運動員、志愿者、公眾和年輕人創造的歷史,”里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在致辭中說,“奧運夢想現在變成美好的現實,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在這里,就在此刻,巴西里約展開雙臂歡迎世界?!?/p>
當巴西代總統特梅爾宣布奧運會開幕之后,12所里約桑巴舞校列隊入場,引領大家進入每年一度的狂歡節。在全場的大合唱中,狂歡漸漸接近尾聲,而里約奧運會大幕卻剛剛揭開。歌聲中,焰火下,在南美洲舉辦的首屆奧運會從巴西走向世界。
不難發現,“奧運會”與“碳排放”,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,相互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。最近幾屆奧運會東道主都對賽事期間碳排放的問題十分重視,即將舉行的里約奧運會也不例外,里約奧組委將力爭實現“碳中和”。
據巴西《圣保羅報》報道,作為舉世關注的頂級體育賽事,奧運會期間將有包括運動員、嘉賓、記者、服務人員和觀眾等在內的數十萬人前來里約,奧組委估計舉辦這屆奧運會大概需要560萬噸燃料,相當于290萬噸碳排放量。不過,奧組委表示有信心減少碳排放量,并且已經出臺多項舉措。
除了鼓勵觀眾和游客等使用公共交通前往觀賽,里約奧組委還將場內銷售和食用的食品包裝使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,用生物柴油為發電機提供動能,改進通風系統減少空調使用率,以此降低碳排放量。此外,在奧運區域內,所有垃圾將進行回收處理。為了分類并回收比賽場館及奧運村內的垃圾,里約奧運將會有償招募約300名廢品回收工。被收集的廢物垃圾會派送給回收商的合作伙伴們。
為了實現“碳中和”,里約奧組委甚至一度計劃建造一片擁有百萬株原生樹木的人工林。但是,受制于場地和預算問題,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被迫擱淺。奧組委轉而通過購買碳排放牌照的辦法,來解決奧運會期間將產生的污染問題,其中大約60%的費用將由奧組委合作伙伴陶氏化學公司支付,剩余費用由里約州政府承擔.
(參考資料:中國環境報、21世紀經濟報道、長沙晚報、新華社)